登 录 |  注 册  

N/A

N/AN/A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五公开”推进工作 / 管理公开

拉萨市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发布时间:2023-03-20 20:47
来源:监督考评科
访问量:
【打印文本】
分享到:

2022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乡村振兴系统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西藏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和市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各项业务工作对标对表推进、高质高效完成,全市广大农牧民群众物质生活持续改善、精神面貌更加焕然一新,农牧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满意度显著增强。

一、工作推进情况

(一)“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得到巩固。健全控辍保学机制,资助困难家庭学生1.2万人次,发放资助款5899万元,保持控辍保学动态清零。人均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达到105元,家庭医生签约率98%,村(居)基本公共卫生委员会实现全覆盖。建立农村住房安全保障常态化动态监测机制,投入资金650万元,实施危房改造299户。投入1008.18万元,维修养护111处饮水工程点,保障2万余人的饮水安全;协调争取5003.5万元,对35个高海拔供水点位实施提升改造项目。

(二)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成效明显。开展两轮防返贫监测集中排查工作,优化识别纳入程序,缩短识别认定时间,杜绝体外循环、应纳未纳,跟进强化帮扶措施,累计识别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三类人员”515户2031人,已消除风险251户995人。动员社会力量探索设立“拉萨市防止返贫致贫帮扶资金”,已筹集资金120万元,兑现帮扶资金11.86万元。

(三)脱贫群众收入持续增长。全市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19478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1.8%;2022年应届脱贫家庭高校毕业生总数461名,已就业455名,就业率98.7%;脱贫家庭“两后生”总数1492名,其中已就业1366名,就业率达到91.15%。2022年全市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7900元,同期增幅14.16%。

(四)衔接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着力克服疫情影响,加快项目建设和资金支出,截至目前,2022年度衔接项目全部开工,已完工项目81个、完工率为51.92%。总资金支出10.82亿元、支出率为59.36%,其中中央衔接支出7.25亿元、支出率为76.73%,达到自治区规定的开工率达到100%、中央衔接资金支出达到70%的底线要求。

二、存在的问题

回顾全年工作,虽然我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全面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的要求相比,与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期盼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和不足。一是在乡村建设方面。乡村规划缺乏前瞻性,在编制村庄规划时农牧民群众参与度低。由于缺乏可参考的技术标准,编制出来的村庄规划难以贴近农牧区实际,缺乏实用性。同时,还没有围绕“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形成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村庄建设的“多规合一”。二是在乡村产业发展方面。乡村产业类型丰富多样,但种养类的初级农产品生产加工仍占主导地位,乡村产业链条短、产业特色不突出、产业优势不明显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农牧业产业基础薄弱,缺乏竞争力和带动力强的拳头产品;组织化程度不高,小农户与现代农牧业发展衔接不顺畅,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发展思路不开阔、经营方式不灵活、资产收益不明显,村集体经济仍显薄弱。同时,农牧区缺乏创新创业人才、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三是在基础设施方面。受地理环境和区域条件限制,各县(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依然参差不齐,特别是当雄县纳木湖乡、格达乡、林周县北部三乡以及尼木县麻江乡等区域海拔高、生产资源匮乏,加之居住分散,就地升级改造资金效益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四是在乡村治理方面。在脱贫攻坚期大力实施“志智双扶”,极大提振和重塑了农牧民群众自力更生、自强不息,勤劳致富、勤俭持家,创业干事、创优争先的精气神,增强了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劲头。但从当前情况看,还存在农牧民群众在乡村治理方面参与度低、村规民约不完善、潜移默化改变群众不良生活习惯成效还不明显。

三、对策建议

(一)以规划设计引领乡村风貌与布局。一是科学编制规划。突出区域性,综合自然环境、发展条件、文化传统等情况,按照农区、牧区、农牧结合区和城郊区,科学布局乡村形态。突出多样性,在综合分析乡村发展条件和潜力的基础上,立足全市实际,将全市村庄分为聚集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搬迁归并等类型,引导乡村科学编制规划、促进特色发展。突出差异性按照“一次规划、分期建设、梯次推进”原则,分类推进乡村建设,不搞“一刀切”做到“一村一特色”,防止同质化,最大限度避免“再次落伍、二次浪费”。二是加强乡村规划管理。根据目前乡村治理实际,成立规划小组、设计小组、施工监理小组、监督检查小组等专门小组,制定议事规则和奖惩办法,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处理有关事项。三是发挥社会群策力。探索建立驻村(社区)、驻乡镇(街道)规划师制度,开展“送设计下乡”活动,为全市乡村规划体系构建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撑,推动形成一批乡村规划设计典型案例,打造美丽乡村建设样板。四是提升规划执行力。坚持刚性约束刚性落实,建立健全政府统筹推进规划落地的工作机制,规划一个、成熟一个、推进一个。

(二)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一是立足特色优布局。结合各村资源禀赋,分类推进牦牛村、蔬菜村、饲草村、文化旅游村、民族手工艺村等优势特色产业村建设。合理安排村庄产业发展空间,注重保障农牧区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用地,培育各具特色的生态产业,全面提升乡村产业层级。二是突出集聚优布局。按照集约高效的原则,规划乡村产业发展空间,完善产业园区配套设施布局,引导要素向园区集聚、项目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群。三是紧贴市场优布局。分级分类确定市场占有区域,适宜占有本乡、本县市场的按相应需求确定发展规模,适宜占有全市市场的按照全市人口需求确定发展规模,适宜占有全区市场的按照相应需求做大做强,适宜向区外市场发展的走高端路线,以质取胜、以特取胜,按照相应市场占有分级分类指导、分类管理、分类发展。四是深化融合优布局。依托乡村产业基础条件,引导农牧区一二三产集中连片、深度融合、集聚发展,挖掘乡村多元价值,着力构建产业融合新体系。

(三)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一是聚焦畅通畅行。持续推进“四好公路”建设,有针对性的实施农牧区道路畅通工程,加快推进剩余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和入户道路建设因地制宜推进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改造和窄路基路面拓宽改造或错车道建设。二是聚焦生态保护。逐步普及农村卫生厕所,以农牧区户用厕所和公共厕所改造建设为重点,选择适用于高寒地区卫生厕所技术的产品和无害化处理模式。加强厕所革命与生活污水治理有机衔接,因地制宜推进厕所粪污分散处理、集中处理与纳入污水管网统一处理。实施农牧区垃圾分类处理,完善农牧区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设施和模式。持续推进人畜分离工作,积极探索“出村入园”人畜分离模式。实施乡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三是聚焦服务保障。强化县乡村统筹,推动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资源在县域内优化配置,不同层级明确不同建设重点,满足农牧民不同层面的需求,实现功能衔接互补、资源统筹配置。推广三有村养老驿站模式,构建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社会福利机构为补充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开展数字乡村试点工作,实施“快递进村”工程。四是聚焦农房安全。稳步推进“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行动,统筹推进农牧民住房建设、住房改造、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确保农牧民住房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常态化开展农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四)突出实效改进乡村治理。一是强思想政治。广泛开展“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群众性宣讲教育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增进广大群众对科学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教育引导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二是树文明新风。深入开展“树立农牧民新风貌”行动,统筹开展道德模范、“文明家庭”“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家庭”“新时代好少年”等各类创建评选表彰,促使群众在卫生习惯、礼仪礼节、尊老爱幼、保护环境、遵守公德等方面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三是改陈规陋习。在整体推进树立农牧民新风貌行动的基础上,把移风易俗内容纳入学校教育,以“小手拉大手”形式,强化举措突出抓好学校和家庭、学生和家长良性互动,提高互动实效,充分发挥学生的纽带和桥梁作用,积极开展“文明新风”活动,带动家长及社会成员积极参与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活动。四是建村规民约。推广运用“积分制”“红黑榜”,设立“乡风文明榜”,每年开展1次乡风文明榜评比,公开遵规守约积分情况,表扬先进典型,曝光不文明行为,营造树立农牧民新风貌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责任编辑:乡村振兴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